星期二, 10月 17, 2000

這部片一定要進電影院看

 晚上跟XiaoBao去看了一九九八年侯孝賢所導演的“海上花”,這場電影看得我非常開心,當然,其中頗有幸災樂禍的成份。侯的電影在美國算是相當有名氣了,所以大學戲院也被擠得座無虛席,但因為電影的背景與時代(1880年的上海/妓院區)對許多非中國研究的美國人來講,那實在是個不可理喻的時空,所以中場至少就有兩位觀眾不支而先行離場,這點也是我在大學戲院裡從沒遇到過的情形。

 侯孝賢的電影真的必須要花錢到戲院去看,因為他慣常使用景深很深的鏡頭以及只稍微亮過“夜燈”級的照明,這點使得在觀賞“海”片時,變得更加複雜及富有挑戰(我朋友告訴我,她在看第一遍時,光是認人跟記名就快來不及了。)一直到影片結束時,我還沒法把這些零碎的感動或理解串成一個整體的概念,充其量,我只能打趣地說這是部談特種營業女性的生涯規劃。片中李嘉欣所演的“翠鳳”根本就是個企業家;而羽田美智子所飾的“小紅”則是個徹頭徹尾的小女人,即使落入風塵,仍然沒法讓她醒悟到要改掉“靠男人”的宿命分工。

 另一個我因為這部片子而大開眼界的是妓院的外場業務(它可不同於在理容院外頭強拉客人的粗劣手法)。原來妓院經營的分工當中,還需要有一位做“外場”的,這位外場大哥就是自始至終陪著王少爺(梁朝偉)的洪老爺。洪老爺總是以中立的公道人自居,表面上他會為王的癡情與花費抱不平而介入,但當劉嘉玲要洪去探問為自己妹妹從良贖身的價碼時,劉對洪的態度頓時就變成一種上對下的主雇關係,到此洪的身分終於大白,原來他不過就是個上了斯文偽裝的感情掮客,利用他小鄉紳地位的剩餘價值,不著痕跡地替各大妓院牽線。

 我最喜歡看的一幕是劉嘉玲玩弄著點水煙筒和鴉片煙桿的那枝又像火摺子又像火柴的物事,因為它在在提醒著妓女與恩客的關係,總是糾糾纏纏、甩不滅也吹不熄的,只有心一橫,朝地上或爐灰裡猛一使勁,才有可能戳滅。

 開場的第一幕,也是後來不斷會來來回回的“飲酒划拳”景,我想是導演為了要表現他細緻的一面特別設計的,他利用王少爺身旁不同的女人(或是小紅、或是Jasmine、或空著)來表現王感情的漂蕩與掙扎,這點跟我同去的朋友老說這是侯很細緻的一面,但我覺得在這種小地方正是最可以預期導演會操弄的部份,因此導演跟影評要是老在這樣的層次上相互欣賞的話,未免也太交相賊了。

 有許多人說,侯孝賢要求演員說上海話(梁朝偉與跟他對戲的人例外,他們說的是廣東話)是很聰明的,甚至散場時還有個來自大陸的同學說這部戲要是用普通話(國語)來講的話,意境就全沒了!我想這點絕對是鬼扯淡。對於戲院裡九成以上的非華裔觀眾而言,整場就只能靠著英文字幕來理解,無論演員說普通話或上海話,對他們而言可能根本沒感覺。

 觀眾要想抓住電影,無論是劇情或是影像,甚至是音樂,每個人要的不過就是一個切入點,有了它之後就可以盡情享受自己所建構出來的故事,因為不可能有兩個人在看同一部電影時,會看到完全同樣的東西,這樣的情形對「海上花」來說,更是明顯。

星期六, 10月 07, 2000

美國X檔案

 這是一部你可以聽到最多F-word的電影,當然這並不是我喜歡“美國X檔案”(American History X)的原因。雖然它已經是1998年稍微有點兒年代的片子,不過它的震撼力完全不遜於現在還在院線上映的“不可能的任務第二集”。

 一直以來,我始終覺得仇恨是被教出來的,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才發現這樣一個模糊的信念居然可以被說得這麼透徹,也感到很欣慰。影片的背景是在美國L. A.,所以最顯著的種族問題就是白人跟非白人間的歧視與敵視,劇情也就是從男主角Derek的父親(白人消防警官)被黑人槍殺這個事件拉開。

 在每一樁衝突背後,原來都有一位白人極端種族優越主義者在操弄著(這並非虛構的情節,即使在今天,三K黨(Ku Klux Klan)依然合法地存在於美國社會中,)年輕喪父的Derek懷著滿腔仇怨,順理成章地就成為這個群體(Skinhead)中的大將。

 這實在是一部很好的競選學影帶,或說是群眾運動學機要,下三濫之流,卻很容易奏效。一意孤行加上成群結黨的錯覺就是“I am the king!”而仇恨最可怕的後果就是只等待一個口實,只要一個小缺漏,就能藉故將排山倒海的恨意傾瀉出來,最後Derek因為槍殺了兩個偷車的黑人而難逃入獄的命運。

 讓Derek改變的動力是他獄中黑人牢友對他的關心與勸告:『在這兒(監獄)你才是黑人(弱勢)。』加上他還在高中的弟弟Danny日漸走上他從前仇恨的老路,被這位種族主義的大頭目吸收,以及母親日益衰殘的健康,都讓Derek追悔當初連想也不想就吞下那些種族仇恨的宣傳,然後又順手扔給了Danny。

 當Derek因為看透了這一切,開始跟獄中的黑人友好相處時,卻惹火了另一群少數的白人獄友,並將他狠狠地修理了一頓。這時Derek從前的老師,也是現在Danny的老師兼校長,來監探病並應允協助他的假釋,不過Derek必須幫助Danny一併離開Skinhead這個團體。

 在善了的過程當中,Derek受到從前朋黨、甚至自己弟弟的輕蔑與仇視,一夜逃亡之後,Derek跟Danny終於有機會交心長談,Danny本性中善良的一面也漸漸顯露,但外頭追殺他們兄弟倆兒的張力卻越形升高。

 末了,Danny在他的歷史報告中寫下了“生命短暫,沒空光火”這般煉淨的話語,其他的,也只有留給歷史了。

星期四, 7月 27, 2000

彷彿重新見到電影的發明

 這是一部題材很新的片子,我對它最大的恭維是:“像重新看到電影的發明。”我想很多人喜歡它的緣故大概跟片中精彩的嘲諷式對話有關,這一點我也不例外。

 在片中Kevin Spacey跟Annette Bening都有極精彩的演出,尤其是後者,因著這部電影大概足以一新她以往花瓶的角色;三個年輕一輩的演員也頗具火候,比起多年前在楊德昌「獨立時代」裡頭的那幾個清新卻稚嫩的新人,可要強得多了。到此我才發現,原來在電影的世界裡,清新與老練竟是一蹴可及的。

 Kevin Spacey將Lester這個窩囊廢詮釋得入木三分,而且是不會教人倒胃的那一型。影片前十五分鐘大概會讓你誤以為這是部喜劇片,特別是在籃球場上中場休息的那段啦啦隊舞蹈演出,在這個部份大概可以統稱為“因欲而剛”期,嗯!所有的“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大概都屬於這一期。

 電影中Lester有句很有深意的對白是:“到了這個年紀(四十二歲),發現所作所為竟然還能讓自己感到驚訝,感覺實在很棒!”於是Lester從此進入到“無欲則剛”的境界,而這一步跨出後,真的是優游任性、所向披靡!

 當年 Dr. Wu看完「侏儸紀公園」、還有Alec看了「美夢成真 (What Dreams May Come)」後,都告訴我說那是電影的里程碑,我想這部電影也是,不過它強是強在說故事的方式。這部電影也讓我聯想到「重慶森林」,倒不是因為什麼情節上的雷同,大概是因為這兩部電影都捕捉到人生當中那種疏離與荒謬的真實吧!還有,Kevin Spacey的口白說得真動聽,這人沒朝舞台發展確實是可惜了!

星期五, 4月 07, 2000

知識與知性感所創造出的商業價值

 「獵殺紅色十月」一度曾是我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不過現在如果回頭再去看的話,可能會覺得它的步調稍嫌慢了點兒(今年暑假我在朋友處發現這卷錄影帶,在通宵熬夜之後,清晨五點才開始看,不過到五點半就決定放棄了),特效也不是那麼細密,不過這些都無損於它開潛艇追逐戰先河的地位。等到數年後「赤色風暴」上演時,還是會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這部開山祖師。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老當益壯且帥氣不減當年的史恩.康納來所飾演的蘇聯叛艦艦長雷米斯,而另一位靈魂人物-歷史學家Jack Ryan-卻由性格有餘但知性不足的亞歷克.鮑德溫所飾,在本片大賣、籌拍續集時,鮑德溫竟然漫天叫價,反而提醒製片該換個級數更高的男主角了。於是在續集(「愛國者遊戲」跟「迫切的危機」)時就換由哈里遜.福特上陣。續集的故事同樣也改編自湯姆.克蘭西的小說,而「迫切的危機」無疑地再次將福特的演藝事業推向另一個高峰,尤其是他那正派得足以媲美“童子軍”的形象,更在「迫」片中被逐字點出。這些都是鮑德溫所始料未及的,自換角事件後,他始終只能在二線演員之流沈浮。

 當時的雷根總統非常訝異克蘭西竟然能夠寫出這麼詳盡的軍事細節,還懷疑作者是不是像張大春一樣得到內線消息(張是根據海軍政三處的調查報告,寫成了小說「沒人寫信給上校」),想不到人家克蘭西先生只是很酷地回道:「我書裡一切的資料都可以在圖書館找到。」在這兒我們總算見識到所謂“拼圖高手”的能耐了。

 看這部影片,可以再次感受東西方冷戰年代下的緊張與焦慮,以及不時標榜著“棄暗投明”的西方民主優越感,而後者其實是蠻令人失望的。

星期三, 3月 01, 2000

在異鄉看到的國片首映

 今晚李安帶著他的新作「臥虎藏龍」和該片的執行製作James Schamus,以及美國新力電影公司的副總裁來芝加哥大學作該片在美國的首映。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李安本人竟然是個非常有趣的人,他簡短卻充滿磁性(他的聲音特別適合透過麥克風播出)的開場白贏得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六點半開演的電影,當我五點四十五分到的時候,戲院外早已排了滿堂握有當日首映會入場券的人群,我原以為自己是“穩操勝券”,想不到勝券並不能保證什麼,因為在它之上還有一個政治性的專有名詞叫保留座,大家都想佔一個好位子。

 幾經折騰,電影終於開演了。一開始,引人入勝的是那段闇啞的提琴聲,跟著場景進到楊紫瓊走鏢的鏢局。這部片子同樣沿襲著國片這幾年“電影卡通化”的調調:人物造型誇張、角色鮮明。值得一提的是,「臥」片試著將國劇裡的近身對打與音樂(鑼鼓點子)連成一氣,最成功的嘗試莫過於楊紫瓊在宮牆、房簷間追蹤章子怡的那段夜戲,而那一幕的配樂可能還強過影像。當年孔權開為了許多武俠片(主要是古龍系列)設計服裝而紅極一時,這會兒譚盾必然也會因為「臥」片的音樂受到注意。

 因為要扣住龍(章子怡)、虎(張震)兩個主角,所以硬是蹦出個大漠胡賊羅小虎,我深深覺得小虎這個角色反而把整部片子的劇情發展攪得失焦了,因為玉嬌龍的無奈(身懷絕技卻不得行走江湖,還要應著父母之命,嫁給自己不喜歡的翰林大學士)跟是否有這段婚前性行為,其實並沒有太大干係的。

 這部片子其實也是李安自己心態一個重大的暴露,儘管我沒有參加影片後的討論會,不過從電影開場不久周潤發提前出關(他因為超越了師父江南鶴所未及的境界,得見物我兩忘的靈光),到章子怡因為發現自己的功夫早已超越了師娘鄭佩佩,也同樣感到不知所措,這兩點或許正是保守的李安所面臨中年危機(他在影片開場前曾自述他目前的心態)的深層因素。我相信在台灣的電影市場上,李安的作品算是最有雅俗共賞賣相的了,因此,他對下一步該踏向何方,其實也很惶恐。

 另一個可以算是回應Cheung所談到“劍魂”的問題。同樣一把青冥劍,每個人所看到的也不一樣:楊紫瓊見到的是心上人周潤發的配劍,愛烏及屋,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它奪回;章子怡見到的是一個未圓的江湖夢,以及折辱師娘對頭武當派的大好機會,所以非偷不可;周潤發自己呢?其實這是他前半生聲譽所聚,放下絕對比提起困難!

 周潤發會放下身段跟章子怡纏鬥,旨在點出中國武俠世界裡終極的信念:仁者無敵。儘管最後他因為仗義為章子怡療毒,而死在鄭佩佩暗設的毒針機關之下,但我很懷疑原著是否真的如此?還是因為導演跨不過師徒的宿命(師父躲不過的災厄,弟子也休想倖免),讓周潤發與他師父死在同樣的暗器之下?

 末了李玟的歌聲是全片最大的敗筆,顯然也是在討好美國市場考量下的選擇,但李玟的聲音除了跟武當、劍俠、名山大澤、松林竹篁一點邊兒也軋不上外,它還是美國人最討厭的“瑪莉亞.凱莉分身牌”唱腔,這點即使連馬友友的大提琴也很難為其掩過。

 散場時我剛好走在李安的後頭,戲院外還擺了許多「臥虎藏龍」的海報,於是我就幹起追星族的蠢事:請導演在上頭簽了名。

星期四, 2月 17, 2000

巨星的崛起

 在「鐵面特警隊」當中,再一次可以見到銀幕上久違的鐵漢柔情 (Russel Crowe) 以及風塵弱女 (Kim Basinger)。值得一提的是,Kin Basinger因為這部片子得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因為根本沒有女主角),確實是實至名歸。

 為什麼會覺得這部片子特殊?我想是因為好久沒有看到這麼至陰至陽的角色分派了。在這部以四○年代好萊塢為背景的影片當中,已經能夠見到發展完熟的黑金政治。我個人特別喜歡隱隱穿插在其中的一個概念:在L. A.這個聲色犬馬的所在,就是栽跟頭也比在別的地方更痛一些吧(這個概念絕對具有普遍性,當年張愛玲透過白流蘇的眼睛遠眺香港維多利亞港,也興起同樣的憂心!)

 特別要注意Kim Basinger的妝,它再次呈現了四○年代電影中美國女性粉嫩、玫瑰色澤的膚質;還有Kevin Spacey硬底子的風流迴旋,是每一個想在今年底結婚的男生都必須臨摹一兩招的。導演也成癮似的不斷追問每個人當警察的原因,這點顯然已經是他個人的緣故 (getting personal)。

 底下是它電影海報上的幾句話,簡短又傳神,我想答案就在影片中:

Everything is Suspect…

Everyone is For Sale…

And Nothing is What It Seems…

星期一, 1月 17, 2000

經典音樂劇:江山美人

 「江山美人」可能是我看過的第二部黃梅調電影(第一部當然是凌波姐主演的梁祝了),這部影片當中最教人耳熟能詳的就是那段“戲鳳”了,皇帝小生趙雷跟古典美人林黛對新時代的我們可能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戲鳳這個段子從小到大在不同階段(國小、國中或高中,乃至一些不成材的大學)的同樂會中,都被一再地演出過,當中那個丑角大牛是特別醒目的,他的喜感來自於憨厚且容易支使。

 言歸正傳,當唐明皇冶遊歸京,朝思暮想著梅龍鎮的這段外遇,皇后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為他安排了各樣面目姣好、身段曼妙的新秀,幾天之後他早已忘了有李鳳姐這號人物;另一頭的李鳳姐,相思病害得就快形銷骨蝕了,這時衝動的大牛就負起進京當頭棒喝皇帝的責任。當京裡派來接駕的轎子到了龍鳳酒店的門口,李鳳姐生命的高潮也到了頂峰,原本周遭的流言蜚語、懷疑跟自棄,一股腦兒全被真愛銷融了。在這兒我們再次看到迎娶的最大意義是在“迎”,娶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或是深宮大院,沒什麼美感的。

 當轎子行經一處山道,突然間開始電閃雷鳴,雨接著下了下來,接駕的隨從們趕緊躲進山神廟裡。雨勢狂暴歷久不止,李鳳姐精神上的雀躍終於撐不住單薄的身子,她知道自己決計無法 ‘make it’,這把牌雖好,但 ‘seven hearts’ 實在是喊得太高了。於是她向殿內的四大金剛祈求:『拜託金剛神…,求您收風雨…』這一段“息雨”林黛妹妹可真是哭了個呼天搶地,雨果然停了。

 其實,電影到這兒差不多也算結束了,以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小女孩而言,這種種磨難確實已經攪得她柔腸寸斷。當轎子終於進了宮,皇帝親自來迎的時候,掀開轎帘只見…,我不曉得唐明皇心中想到了什麼,但我自己彷彿又聽到:『我們梅龍鎮守禮最嚴明,我擔心受議論,不敢留客人,還是哥哥回來你再上門,再上門。』